图2是有、无导轮时从装置模型上测得的H~Q、η~Q曲线,图中实线表示有导轮,虚线表示无导轮。模型泵的转速为1300r/m,主叶轮安装角从0°变到+8°(无导轮时为0°~+6°),比较这些曲线,不难看出:(1)导轮是按主叶轮+2°配套设计的,在该角度下,H~Q曲线在设计流量附近(Q=255l/s)与无导轮时的H~Q曲线有一交点,且在该处不远有相应的最佳工况点(其它角度,情况类似),这说明导轮的设计及配套方法正确,而且导轮在设计工况确实起到了分担主叶轮负荷的作用(在两曲线交点处,导轮不会增加泵的总扬程).(2)有导轮时泵的H~Q曲线变陡,与无导轮比,相当于提高了泵的比转数。陡的H~Q曲线表明,当泵的扬程变化较大时(受内、外河水位涨落的影响),泵的流量变化较小,但在同角度的低扬程工况,泵的流量有所减小。(3)图中H~Q曲线的左端点,试验时都已达到或接近泵的性能不稳定点(即“拐点”).比较这些端点可知,加导轮后泵在小流量区的扬程提高,“拐点”推迟,性能不稳定区(“马鞍区”)变窄,这种现象尤其出现在流量较大的大角度工况,如表1所示。(4)有导轮时,泵的效率有所降低,特别是当叶片角βe≤+2°时;βe>2°,效率不再降低,但高效点偏向小流量,如表2所示。另外,效率曲线形状也有差异。有导轮时,βe越大,泵的η~Q曲线越“胖”,高效区越宽。与无导轮比,当βe≤+2°时,高效区变窄;βe>+2°时,高效区变宽。因此,从节能这个意义上讲,加导轮的轴流泵在大角度下运行是有利的。(5)上述试验因导水锥存在安装误差(导水锥偏心22mm),给导轮的进口流态造成了不利影响,使试验结果带有某种程度的近视性。图2中用方框注明+2°的双点划线表示导水锥无偏心、流道缩小7.7%后测得的H~Q、η~Q曲线(仅测βe=+2°).它与前者同角度时泵的性能曲线相比,H~Q曲线变化很小,但“拐点”扬程提高,效率增加,高效区变宽此时,“拐点”扬程达9.21m(Q=190l/s),ηmax=65.6%(Q=302l/s)]。
表1 泵的“拐点”扬程及比较
|
|
“拐点” |
扬程Hmax/m |
“拐点” |
流量Q/(l/s) |
主叶轮安装角βe |
|
|
有导轮 |
无导轮 |
有导轮 |
无导轮 |
|
0° |
6.58 |
6.43 |
178 |
167 |
+2° |
6.82 |
6.40 |
209 |
207 |
+4° |
7.66 |
6.28 |
204 |
235 |
+6° |
8.01 |
6.33 |
183 |
249 |
+8° |
7.95 |
(未测) |
246 |
(未测) |
|
表2 泵的最佳工况点及效率值
|
|
高效点效率ηmax/m |
高效点流量Q/(l/s) |
主叶轮安装角βe |
|
|
有导轮 |
无导轮 |
有导轮 |
无导轮 |
|
0° |
60.2 |
68.3 |
242 |
233 |
+2° |
64.6 |
69.7 |
264 |
279 |
+4° |
67.1 |
67.0 |
286 |
322 |
+6° |
65.6 |
65.5 |
285 |
323 |
+8° |
64.6 |
(未测) |
290 |
(未测) |
|
|
|
图3 振动位移曲线及比较 |
图4 振动速度曲线及比较 |
3 泵的振动及分析
本试验是在叶轮中心线对应的泵壳外壁处固定一测点,利用测振仪检测有、无导轮时泵的振动位移(振幅)和振动速度,试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。由图可知:(1)加导轮后,泵在所有的安装角βe时振幅减小,尤其是当βe≤+4°效果更明显。当βe≥+6°后,振幅最小值出现在高扬程(H=6.5m);对低扬程、大流量工况(在H=4m附近),尽管振幅有所增加,但其波动的幅度减小,机组振动较平稳。(2)加导轮后,泵的振速除0°、+8°外也有显著减小(见图4).特别是在βe=+2°、+4°,振速在扬程较宽的范围内保持较小值;以后,随着βe的增加,极小值逐渐偏向高扬程。
比较以上两组曲线不难看出,加导轮后泵的振幅和振速同时减小,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,因此,导轮的减振效果十分明显。
4 泵内汽蚀和叶轮进口压力的观测及分析
实践证明,轴流泵汽蚀(包括间隙汽蚀)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,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而已。一般情况下,即使泵的淹深符合要求,也会因进口流态不良(如脱流、局部产生低压旋涡,甚至在流道边壁产生涡带等),降低泵的吸入性能,使泵局部严重汽蚀,并引起机组强烈振动。
本次结合新滩口泵站技术改造的装置模型试验结果表明:(1)无导轮时,不论泵在何种角度、何种工况,叶片背面均存在大面积、夹有汽泡的旋涡(呈钝角三角形,覆盖长度约占翼型弦长的2/3以上).在以后多种改造方案(包括改成肘型流道)的模型试验中发现,唯有导轮对消除轮内汽泡旋涡效果最佳。(2)试验表明,带导轮后泵在βe=0°~+4°的所有工况(设计配套角为+2°),叶面汽泡旋涡全部消失,流动图型非常清晰。但当βe超过上述范围后,叶面均有少量旋涡存在,且其强度与βe偏离的程度成正比。当βe<0°时,在大流量的最初两个工况,旋涡一般出现在叶片头部的正面,随着流量的逐渐减小,旋涡由正面逐渐向背面发展,在高效区旋涡强度减弱。当βe>+4°时,旋涡在所有工况均发生在叶片背面,且随着βe的增加(或同角度下流量增大),背面旋涡的强度也增大。以上变化规律说明:对于叶片角固定的导轮,它在消除轮内汽泡旋涡方面仍有一定限度,但它在实际运用中,已能较好地覆盖轴流泵正常使用的性能范围。(3)试验因受条件限制,未能测定主叶轮进口断面的压力分布。但通过断面边壁的六根测压管显示:无导轮时,断面最低压力位于前池进水方向左侧约45°~90°的位置(往下看,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).与此相应,最高压力位于它的对面,即位置与其对称。加导轮后,虽然上述现象仍然存在,但测点间的压差减小,断面的平均压力趋向均匀。另外,无导轮时,最大压差的变化是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,即压力分布最不均匀的出现在低扬程、大流量工况;加导轮后,上述压差的变化与流量关系不大,当泵的流量变化时,压差接近稳定值。
5 结语
主叶轮进口压力过低或断面压力分布不均匀(包括偏流)是引起轴流泵汽蚀、振动和性能质量降低的根本原因。存在上述问题的泵站欲通过流道改造来获得预期效果,不仅施工难度大,而且国内成功的也不多。本次结合新滩口泵站多种改造方案的装置模型试验表明,在轴流泵进口加前置导轮是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。试验结果指出:加导轮后,主叶轮进口断面的压力变均匀,从而减轻了因叶轮动不平衡引起的水力振动。另外,导轮提高了主叶轮进口压力,消除或减轻了泵内汽蚀(包括间隙汽蚀).试验还表明:加导轮后,尽管泵的效率有所降低,但泵的综合水力性能得以改善,如泵的H~Q曲线变陡,小流量区扬程提高,“拐点”推迟,性能不稳定区(“马鞍区”)变窄等。然而,本次试验由于受当时测试条件的限制,尚存在许多不足。如:因导水锥安装偏差给成果造成的不利影响;振动部分因未测出水压脉动的幅值和频率,从而难于准确分辨导轮对水力振动的改善情况(文中所列仅为宏观改善效果).此外,模型未对原型机组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进行模拟,因而导轮对原型机组振动的改善情况有待进一步探讨。
参 考 文 献:
[1] 陈坚,郑玉春,丘传忻。大型轴流泵前置导轮的研究[J]。水利学报, 1995,(10).
[2] 陈坚,丘传忻,孔令夔。诱导轮在轴流泵汽蚀防治中的应用[J]。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。1997,(5).
[3] 陈坚,孔令夔,郑玉春。前置导轮在轴流泵站技术改造中的应用[J]。中国农村水利水电,1998,(2).
[4] 尹述鸿, 陈坚, 孔令夔, 等。莒头泵站轴流泵前置导轮的设计与试验[J]。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,1997,(6).
[5] 孔令夔, 陈坚, 冯心宽。改善轴流泵汽蚀性能的试验研究[J]。水泵技术, 1997,(5).
[6] 陈坚。轴流泵的复式叶轮及其一元流动分析[J]。水泵技术,1998,(2).
[7] 陈坚,刘德祥,等。轴流泵前置导轮的结构形式及水力特性研究[J]。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,1998,(3).
[8] 陈坚,等。东湖泵站轴流泵增设导轮降低最低运行水位的研究[J]。中国农村水利水电,1999,(6).
济南泰达泵业竭诚为您服务,您有什么问题,不管谁的产品,尽管找泰达,0531-87970633 传真:0531-87970632